【拉丁名称】: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英文名称】:Lighiyellow Sophora Root P.E
【学 名】:中文学名:苦参,别名:地槐、莵槐、骄槐、白茎、虎麻、岑茎、禄白、陵郎、苦骨、川参、凤凰爪、牛参、槐木、苦槐子、苦参子等
【科 属】:豆科
【使用部位】:根部
【质量指标】 有效成分含量: 10:1
【质量指标】 有效成分含量: 10:1
植物的使用部分: 根
色泽: 棕黄色
外观: 粉末
目数: 80目
气味: 特殊气味
分析方法: tlc
干燥失重: <5% 灰份: <5%
重金属: <20PPM
农药残留: <2PPM
微生物标准 总细菌量: <1000CFU/gm
大肠杆菌 未检出
沙门氏菌 未检出
霉菌和酵母菌 <100CFU/gm
【产 地】:生于向阳山坡、灌丛及河岸沙地。药材主产于山西、湖北、河南、河北及陕西秦岭。
【植物形态】:落叶亚灌木,高1~3m。根圆柱状,浅棕黄色,茎直立,多分枝。幼枝青色,有疏毛,后变无毛。羽状复叶;小叶25~29,披针形,长2~3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下面密被平贴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形,花冠淡黄色,旗瓣匙形,翼瓣无耳;雄蕊10,仅基部愈合;雌蕊1,子房柄被毛。荚果线形,先端具长喙,节间紧缩不甚规则。种子3~7粒,近球形,棕褐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
【炮制方法】: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及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后进行专业提取。
【化学成分】:含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苦参醇碱(sophoranole)、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安那吉碱(anagyrine)、膺靛叶碱(baptifoline)、脱氢苦参碱(sophocarpine)、D-异苦参碱(D-isomatrine)、苦参啶(kuraridin)、去甲苦参酮(norkurarinone)、苦参啶醇(kuraridinol)、苦参醇(kurarinol)、新苦参醇(neokurarinol)、去甲苦参醇(norkurarinol)、异苦参酮,另含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
【药材性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气微,味极苦。其提取物本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久置露空气中,有引湿性,并变为淡黄色。
【药理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苦参提取物具有抗肿瘤和升白细胞作用;有扩张血管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可增加心房收缩力,对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美容护肤作用: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苦参浴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植物中草药能够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丰富的本草营养,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肌肤重现紧致细滑,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升白作用:苦参总碱及氧化苦参碱有明显的升白作用,对环磷酰胺、X射线与钴射线照射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抗炎作用:苦参碱对小鼠巴豆油引起的耳廓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渗出增加、大鼠角叉菜胶性足垫肿胀,均有抑制作用。
此外还有平喘祛痰、安定、抗过敏、免疫抑制和抗菌作用。苦参提取物具有以下作用。
1KG/铝箔袋;25KG/纸板桶;或按客户要求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