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药材市场行情分析
核心提示:今年上半年以来,不少农产品价格上涨。素有国药之称的中药材,也是身价倍增,药农们在欣喜之余,也在担心会不会出现市场波动。为此,农村信息报记者专
今年上半年以来,不少农产品价格上涨。素有国药之称的中药材,也是身价倍增,药农们在欣喜之余,也在担心会不会出现市场波动。为此,农村信息报记者专门就中药材产销形势采访了药农和业内人士。
杭州的沈女士比较注重养生,时不时会在医生的指导下,到中药房配几味中药,调理身体。这段时间她发现,中药的价格提高了。有些药身价翻了一番。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低迷了几年的中药材市场已经悄然升温。
药材涨得有点多
陈有德是磐安县新渥镇祠下村的药材种植大户,今年他种了10亩元胡、5亩浙贝和4亩太子参。现在元胡和浙贝都已起产,除了留种,共收获了4000公斤。陈有德说,今年的行情有点意外,浙贝卖到45元一公斤,元胡也在40元左右,均比去年涨了一倍多。磐安是我省的药材主产县,总产量占全省的20%左右。记者从该县农业局了解到,2010年,全县中药材生产面积8.17万亩(含木本药材1.5万亩)。二三月份的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了中药材的生长。从现在起产的元胡、贝母看,预计产量比去年减少40%。但随着行情的看涨,丝毫没有影响药农的收入。有的药农已有打算,下半年继续扩种药材。也有的药农准备到就近的东阳等地承包土地,种植中药材。
浙江省中药材市场的经营大户陈双福每年的经销额在七八百万元,属于市场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他告诉记者,去年8、9月份,中药材市场就出现了涨价的苗头,浙江道地药材中,所有品种一齐涨价,其中太子参和半夏涨到了去年的3倍。据陈双福分析,中药材的高价位还能持续几年,主要原因是市场库存少,销量却在逐年上升,而且,像元胡、贝母等今年受低温冻害,全国各地都减产。
药材种得少,市场缺口大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几年来,由于行情波动、劳动力转移以及比较效益等原因,我省除了杭白菊、铁皮石斛等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大部分中药材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导致市场库存不足,供不应求。白术是磐安县的主栽药材品种。磐安县农业局有关专家介绍,由于2009年白术产新收购价为17元/公斤,这样的价位对白术种植户来说收益甚微,且白术生育期长,较难管理,病害发生重,产量不稳,许多药农对种植白术缺乏积极性。还有一些药农因2009年种植的白术受旱灾和台风灾害严重减产,失去了再种白术的信心,而且,白术种植要求轮作,近年内种过白术、玄参的地块均不适宜种植。另外,土地资源不足也是影响白术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产量的减少,社会库存的不断消耗,白术产大于销的局势开始转变。
优势品种,可以大胆地种
近段时间,各类媒体上频频播出养生类节目,老百姓对此的热衷程度远远超过了热门电视剧。杭州的钱先生刚刚四十出头,按理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可他却已经研究并实践起了养生之道。每天晚上他都要煲粥,里面少不了一两味药食兼用品种。其实,像钱先生这样喜爱药膳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同样,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我国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2009年,全国中药类商品出口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中药类商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顺差额达到9.2亿美元。我国中药材出口的主要市场在亚洲,其中以日本、越南和我国香港为主,三个地区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额的一半以上。预计2010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仍将保持在15%以上的增速。另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对于中国传统的中药来说,可能是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专家分析,未来10年是中医药行业黄金发展时期,中药材产业将快速发展,进入规范化和产业化经营的巩固与创新新时期,并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尤其是一些优势品种,药农可以大胆放心地种植。
转型发展,产业再上台阶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5%,预计在47万亩左右,其中,杭白菊、铁皮石斛等种植面积有所扩大。由于气候关系,冬种药材浙贝母、元胡有所减产,减产幅度在30%左右。从中药材市场行情分析,大部分中药材价格都有所提高,销售较畅,库存较少,对种植户来说是个利好。预计我省今年中药材产值会有所上升,增幅在5-10%。
据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何伯伟介绍,去年国家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若干意见》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等,对全民医疗保障和巩固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带来诸多利好,其中,即将要实行的基本药物制度里有一半品种是中成药和中医药,社区和农村对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中成药需求将显著释放,并激活中药材市场。他认为,我省的中药材产业应乘着这股东风,转型升级,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围绕“安全、稳定、有效、可控”的要求,重点提升道地药材,保护利用珍稀药材,努力培育和打造“浙产药材”品牌。据了解,我省将继续组织实施中药材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强铁皮石斛等珍稀药材的良种选育,大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实行产业订单生产,推进建设以“浙八味”为主的道地药材原料专业化产区和以珍稀中药为原料的特色中药材产区。
打赏
0 条相关评论
资讯推荐
资讯排行